
蕭龍生中醫談不同體質如何吃出健康
輔導員/王蓓瑜 久違的蕭龍生醫師再次蒞臨松鶴學苑線上健康講座,繼2016年第二學期[糖尿病是不是病?]的健康講座之後,此次座談的內容是[從中醫體質談如何吃出健康?] 蕭醫師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. 現任教於南加州健康醫學大學。是一位經驗非常豐富的中醫師. 蕭醫師非常關心學員們的健康,此次講座之前特別發了一個問卷給大家來填寫,藉此評估學員們的健康狀況及體質屬性。 中醫重視的是整體觀,重視天人合一、萬物一體。人體自身是有機體,需要和外在環境融為一體。而中醫師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看診,由五臟六腑來診斷,舌質、脈絡診斷為主。五臟(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)功能互相協調才是最完美的狀態。人體工往往會因為飲食不規律、作息不正常、情緒方面的影響而造成不協調。 就中醫的理論來講七情(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)會影響臟腑功能的發揮。80-90%的人除了先天欠缺之外,大部分情緒是最先影響的。所以要注意自己的情緒,保持平穩樂觀,面對不好的情境或事物,要轉念。 人的體質有寒熱虛實之分,先認識自己的體質,再配合相應性質的食物,便能達到保養身體之功效。而身體如何區分是屬於熱症還是寒症?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喝水的溫度來判斷。 喝熱水感到舒服的大體屬寒症,相對喝冷水感覺舒服的大體屬於熱症。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可以依據外界大自然的變化,做適當的調整: 春風:春季可以多從事户外活動 夏暑: 多補充水分,避免油膩食物,蓮藕、茯苓、冬瓜都是很好的選擇 秋燥: 多食養陰潤肺食物,如梨等 冬寒: 注意保暖 飲食注意份量和營養,不要暴飲暴食,少油少炸,不要過寒或過熱。 就中醫的角度分為九種基本體質的類型: 1. 平和質:此類型的人是最完美的。個性隨和開朗、身體健康硬朗 2. 氣虛型:可食用山藥、南瓜、白扁豆等 3. 陽虛型:病人往往怕冷又手腳冰冷,需要溫熱補。荔枝、龍眼等熱性水果,中藥材方面如人篸、黃耆、杜仲。 4. 陰虛型:婦女更年期時就屬於這種體質。需養陰補血,宜補充銀耳、枸杞、桑椹。西洋參不會燥熱是屬於平補的。酸棗仁、大棗也可養血安神。 5. 痰濕型:體態通常肥胖,皮膚易出汗油脂多,易造成高血壓、高膽固醇、心血管疾病。宜多吃冬瓜、蓮藕、山楂是很好的選擇 6. 濕熱型:此類型的人通常粉刺多、口腔異味、尿液呈黃色。應該多吃清熱利濕的食物,如綠豆加薏仁、空心菜、芥菜 7. 血瘀型:面色晦暗皮膚粗糙。宜多吃黑豆、黑木耳、山楂、菇類。 8. 氣郁型:此類型的人通常體態偏瘦,個性內向。宜多吃茴香、海帶、金橘、小麥等 9. 特稟型:這類型的人通常容易過敏所以要健脾胃。宜多食蛋、芝麻、黑米、豆腐。 蕭醫師說食物是最好的藥,加上適當的運動以及情緒的調整。學員們一定可以保持良好的身體 狀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