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西來寺導覽

松鶴學員大多是西來寺的資深義工,每到寺裡,就直奔工作崗位,幾年下來,還是沒能把全寺看仔細。有鑒於此,馬執行長特別安排一次巡禮,讓大家重新看見西來寺的美。全體約六十人分成三組,由不同的導覽員分別帶領參觀。 第一組由劉壇講師主導, 輔導員黃漢槐記錄。 組員們在五聖殿集合後,老師開始介紹,由佛法大意講起,講述佛陀三轉法輪,苦集滅道四聖諦為佛法的總綱,再引申到山門的四弘誓願,四弘誓願是根據四聖諦開展而來,重點是自利利他,學員們聽得津津有味。然後介紹韋陀菩薩和伽藍菩薩,之後進入五聖殿,每位菩薩一一介紹。之後到觀音菩薩和四天王及天龍處,講述觀音菩薩的緣由。之後到十八羅漢處,講述十八羅漢的故事。最後到寶藏館講述佛陀成佛故事,故事講得很精彩,大家都受益良多,增長見聞,皆大歡喜。 第二組由汪師兄導覽, 輔導員馮美英記錄。 汪師兄從五聖殿外牆的法輪圖騰說起,法輪的圓形代表無始無終,也代表輪轉的無常。法輪猶如汽車的方向盤,引領行駛的方向,當車子停下來時,輪胎與地面接觸的點,可以理解為「當下」,當下便是瞬息而過的現在。三個法輪,依個人對佛法瞭解的深淺,可以解讀為「佛法僧」、「貪瞋癡」或「戒定慧」。 五聖殿供奉五尊菩薩,由左而右分別為 普賢菩薩 、 地藏菩薩 、 彌勒菩薩 、 觀音菩薩 與 文殊菩薩 ,象徵佛教的根本精神:修行、願心、慈悲與智慧,四大菩薩各有不同的坐騎;觀音駕金毛犼,普賢騎白象,文殊駕獅子, 地藏菩薩 乘 諦聽神獸。中間整面牆刻著金剛經,闡釋離相無住的道理;供枱上擺放的是十供養。 出了五聖殿,正後方寬廣的成佛大道,直通大雄寶殿,象徵精進學佛修行,必能成就佛道。三十年前的成佛大道是一大片草坪,為了節約用水,才改成水泥地,鋪成一塊塊像福田衣一樣,每一福田都是靠耕耘而來,四周框住水泥地的是綠草,象徵人們難斷難除的習性。 左轉經過客堂,前方不遠的地方,有一處庭園便是靈山勝境,園中有十八位金身羅漢,姿態迥異,或坐或立,神情維妙維肖。羅漢已斷除所有煩惱,不復受生於三界,但這十八羅漢卻選擇永駐世間守護正法。 長廊上擺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型佛像,無論是石雕、木刻、塑銅皆是珍貴的藝術品。「持履羅漢」刻劃達摩祖師圓寂的傳說,銅像的膝蓋已被遊客的手摸得發亮。不能錯過的是「佛光緣美術館」,館內有達賴喇嘛贈予的巨幅唐卡、佛陀舍利、玉佛、彌勒佛累世多生的雕像等等,都是難得一見的寶藏。 大雄寶殿是寺院主要的殿堂,所有重要佛事、法會都在這裡舉行。大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、藥師佛、阿彌陀佛。佛桌左側,圓形木雕法器是木魚,魚無眼 瞼 ,隱喻學佛修行要時時警覺,努力不懈;右側放置大磬,其狀似鉢,是法會領唱的法器,平時不可隨意敲打。 一圈沒走完,下課時間就到了,大家的歡喜溢於言表,更期盼下次的導覽。 第三、四组由朱寶琴師姐導覽, 輔導員徐昌瑜記錄 。
由於五聖殿擁擠,朱師姐先带隊到五聖殿後面,在成佛大道上介紹西來寺的建築,從牆及琉璃瓦的顏色,談到廟宇房頂上的動物,原來都是仿造北京宮庭紫禁城的模式,屋頂角上的動物越多,即表示這幢建築的重要性, 再走到寶藏館前的長廊,有諸多石刻佛像,釋迦牟尼佛,阿彌陀佛,觀世音菩薩,最特殊的是達摩祖師木彫像,遠觀是閉眼,近觀是睜眼的。
再次回到五聖殿門前,講述了四大菩薩,代表悲智願行,中間的彌勒佛,當來下生,是未来佛。 反身可見四弘誓願的牌坊, 門二邊的韋陀及伽蓝二菩薩是護法,在門前左方有個西來寺的地圖,給訪客指明地㸃。最後在五聖殿裡面,朱師姐講述西來寺建寺的艱辛,公聽六年後,限二年內要完成所有的建築設施,大師的宏願終於1988年完成。 我們每年辦敦親睦隣,捐助清寒奬學金,參予社區國慶遊行,贊助警察,消防活動等等,至今己與社區建立友好関係。更希望對山的禪修中心在大家的期望下,能順利完成。

西來寺導覽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