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鶴學苑第27期結業
新年伊始,萬象更新,西來寺松鶴學苑全體人員帶著愉悅的心情慶祝第27期結業。1月14日師生共40人齊聚會堂,輔導法師依超法師為11位榮獲全勤獎的同學頒發獎狀與獎品,法師祝賀得獎者並鼓勵大家珍惜松鶴同堂共學的因緣。下午大家一起玩賓果遊戲、抽大獎。人人手上還有一個美麗的「柿柿如意」禮盒,那是西來中文學校贈與的結緣品,裡面裝滿了執行長和義工的巧思,代表大家無限的祝福與關懷。
人生真相知多少
西來寺松鶴學苑於12月3日禮請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從佛教經典的角度闡釋「人生真相知多少」,並分享身為佛光山長老所感受到「老」的幸福與可貴,鼓勵長者規劃五老人生:「老身、老本、老伴、老友、老趣」。法師幽默風趣,妙語如珠,聽眾從歡笑中獲取佛法的生活智慧。
依空法師透過研讀大量佛經,與大家分享人生的壽命法則、欲望的追求、煩惱的產生,乃至於臨終大事等議題。對於大家最忌諱的臨終話題卻是至關重要。根據《俱舍論》與《大毘婆娑論》依空法師歸納中陰的歷程依序為臨終中陰第一明光、臨終中第二明光、昏迷、實相中陰和投生中陰。肉身停止呼吸,但意識尚未離開便可以體會臨終中陰第一明光,生前沒有積善的人,第一強光彈指而過,一般人可有30分鐘到一個小時,修行者則有三至七天,或更久。當意識突然清醒,但不知自己是否已經死亡,會出現較弱的中陰第二明光,平常人有大約3天至4天,證悟能量高者可達7天以上。接著意識再度陷入模糊,進入昏迷階段。實相中陰介於頭七到二七,意識脫離肉體,業力開始作用,自知已經死亡,顯現各種幻像。從三七到七七都屬投生中陰,具神通力,顯現六道的景象。決定往生的力量是隨業、隨緣、隨重、隨念、隨習、隨願。
空師父提點大家,臨終的一剎那,要提起正念,觀想佛光接引,稱念佛號,為此人生大事做好準備,超越恐懼,了生脫死。
彌陀法會緣由與念佛法門
西來寺訂於12月22日至29日舉行「彌陀佛七法會」。今日恰逢彌陀聖誕,又是法會開始之前,執行長錢學儉禮請妙忠法師為學員講解「彌陀法會與念佛法門」。
相傳永明延壽禪師身為吳越王忠懿王的國師,有一次忠懿王舉辦無遮大會,敬邀十方眾僧前來應供,會後皇上詢問禪師:「今日有無聖人前來應供?」禪師回答:「那一位長耳和尚就是定光古佛。」皇上趕忙派人追趕並以大禮恭請接受供養。長耳和尚不願赴會,只長嘆了一句:「彌陀饒舌!」就坐化了。忠懿王回頭再去找永明禪師時,禪師也隨之圓寂。有了這段阿彌陀佛示現作永明延壽大師的公案,後世便將大師的生日,農曆11月17日,定為阿彌陀佛的吉祥聖誕日。各地寺院在這段時間舉辦「彌陀法會」,讓大眾有機會勤修淨土法門共成佛道。
妙忠法師開示,對於娑婆世界眾生,念佛法門最為相應。念佛的目的是靜心,要靠自己二六時中精進用功。他強調,念佛要求清淨自修,唯有老實念佛才能得力,勉勵大眾要以菩提心來念佛,自利利他,讓自己成為周遭的一股穩定的力量。
發願也很重要,所謂「金剛非堅,願力最堅」,在學佛的菩提道上,難免會遇到困難或業力障礙,缺少願力,便無法克服困難。師父發給大家一張祈願卡,把自己的發願真誠地寫在粉紅色的菩提葉上,並鼓勵大家今後要常常思考如何落實今天所發下的願。
用音樂療癒身心
鄭本華老師是中國音樂學院社會音樂高級講師,林耿賢老師是北京歌劇院歌劇首席聲樂家,也是鄭老師的公子。兩位老師根據五音養五臟的理論,在唱歌練氣的過程中,透過呼吸找到「氣」之所在,增強氣息就像給身體充電一樣,對健康有很大的助益。
鄭老師指出,首先要端正坐直,雙手輕輕放在膝蓋上,微微閉上眼睛,保持脊椎垂直的狀態,肩頸放鬆,找到平衡點之後,深呼吸。每一次的呼吸,鼻子吸氣,感受氣息在體內的流動直到丹田,想像丹田處有一團小小的火苗,一股暖流緩緩上升,最後從嘴巴一點點吐出,通過呼吸帶動身體和心情的放鬆。
接著,林老師教大家用五個不同的聲音:阿、絲、吹、呼、V,配合鼻吸口吐的單向呼吸,氣息吐盡之後,用心體會每個字最後力量的落點處都不一樣,它們對應到心、肺、腎、腸胃、肝膽中焦等臟腑。練習的要點在於意念專注在氣息的流動,吸氣時,讓氣息清晰地從鼻子進去,氣沉丹田,形成一股暖流,張嘴發出那個字的聲音,意想對應的臟腑,並將身體的不適隨著吐氣帶出體外,屏息3秒,再次吸氣。每天這樣練習,可以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。
最後,兩位老師引領大家用腹式呼吸,教唱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大家全神灌注,用這堂課學到的知識,用心唱出六字洪名,無量光、無量壽、無量覺,餘韻不絕。
星雲大師【人間佛教語錄】
我們的心,時而聖賢,時而魔鬼,載浮載沉,好好壞壞。好心一起,萬事如意;惡念一生,萬障門開。因此我們要摒除壞心,攝持正念,泯除自他之對待,培養慈悲喜捨,以好心對治壞心。
《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》
─慧傳法師如是說